联系我们   Contact

武汉户部巷

2016/4/19 18:36:08
武汉户部巷

武汉户部巷

详细介绍
    户部巷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数十年经久不衰。
户部巷位于武昌最繁华的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 ,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

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台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 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于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 。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民间有“早尝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之说,是来武汉的游人必到的景点。

    中文名称户部巷外文名称Hubu Alley/Hubu Lane地理位置武汉市武昌区自由路开放时间6:00-24:00门票价格免费所属国家中国所属城市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建议游玩时长2小时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巷长150米。

户部巷

    户部巷作为地名,历史相当悠久,在明嘉靖年间的《湖广图经志》里有一幅地图,上面清楚地标注着这条狭窄的小巷,由此看来,这条小巷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的户部巷,知名度很高,巷子虽小,名气却很响亮。此巷东临负责管理户籍钱粮、民事财政的藩署(直属京城的户部)而得名。 此巷古往今来,因地理原因(紧靠码头),舟车络绎,人气鼎沸。小巷人家勤劳巧作。汇江汉五粮、天下干鲜精烹细调,以鲜、香、快、热之汉味小吃惠及熙攘人群,名声鹊起,经久不衰。

    从前,司门口为中央布政使司衙门在武昌府的办事处。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民间称为“户部”。明清年间,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
户部巷某商家招牌
    20世纪40年代,肩挑小担沿街叫卖的谢氏面窝在户部巷安家落户,因其品种多、味道美,享誉三镇。解放初期,餐饮业进入合作化,谢氏面窝被国营餐馆“收编”,名声渐渐沉寂。
    20世纪70年代,有人在户部巷做早点养家糊口,从而有了石婆婆热干面、陈氏红油牛肉面等众多名小吃。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华路临江一带是武汉多条公交车辆的起点站、终点站,客运轮渡码头集中,搭乘轮渡过江上班的市民多,户部巷逐渐成为这些上班族“过早”的聚集地。1990年,谢氏面窝传人重操旧业,恢复传统的制作方法和经营方式,重新在户部巷安家。
蔡林记门口的铜像
蔡林记门口的铜像
    这是户部巷兴盛的起点。从此,全市乃至散居在外的老武汉,一有机会,隔江隔水也要来此“过早”,一条长不过150米、宽不过3米的小巷,每天有千把人光顾,终年生意兴隆。
    2003年,武昌区政府将其打造成汉味早点第一巷,通过仿古改造,这里的建筑呈现现出一派明清风格。并在全街设立了一幅19米长、3米高的汉味早点文化墙。
    户部巷小吃已经成为汉味早点的代名词,现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

街区风貌


户部巷入口
户部巷入口
    作为“汉味小吃第一巷”这个品牌,已经有10个年头。2002年,武昌区政府决定实施“早点、健康、就业、防盗、互助”五大亲民工程,就选定了这条仅147米长,当时只有3米宽,就拥有12户小吃经营户的巷子作为了“汉味早点一条街”打造试点,由政府投资对原来破旧的小巷依户部巷明清古朴形制修葺,化古老于新韵,楚风蔚然,特色溢彰、声名远播;加上政府的关注、媒体舆论的引导和广大经营户的努力,历经三次阶段性改造,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具有汉味小吃特色的知名品牌。
    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造,户部巷已由原来的147米长、3米宽、12家小吃经营户的小巷,发展成为由户部巷老巷、自由路和民主路西段组成,集小吃、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年接待游客逾千万的汉味特色风情街区,各类经营门点约达340个,其中从事小吃经营160余户,经营品种170有余。

美食一览

传统小吃
    炸饺子,酥饼麻花,油炸面窝,生煎包子,热干面,酸辣米粉,米耙粑,糊粉,烧梅,欢喜坨,发糕、锅贴饺、水饺、馄饨、糯米鸡、散子、油墩、汤包、烤红薯、糯米包油条、酥饺、酥饼、糍粑、剁馍、苕面窝、细粉、宽粉、汤面、清酒、蛋酒、豆浆、鸡冠饺、炒面、炒粉、炒花饭、鱼香肉丝、瓦罐鸡汤等。
江城小吃
    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 ,蔡林记热干面,谈炎记水饺 ,顺香居烧梅 ,福庆和牛肉米粉,五芳斋汤圆,小桃园煨汤 ,老谦记牛肉豆丝,田启恒糊汤粉,新农特色牛骨头,民生全科汤圆,福庆和米粉,雅园湖南米粉,楚宝桂花赤豆汤,宝庆牛肉面,一品香大包,老会宾五叶梅,精武路鸭脖子等。
汉味特色小吃
    武汉热干面、三鲜豆皮,武汉面窝、清蒸武昌鱼、黄州烧梅、东坡饼、江陵八宝饭、云梦鱼面、橘颂饼,东坡饼,油香,发米粑,什锦豆腐脑,凉粉凉面,炒良乡栗子,冲糯米粉,炒白果(银杏果),武汉猪肉干、武汉香肠、武汉肉枣、猪油饽饽、麻烘糕、糯米藕粥、炖莲子、酸白菜、沙市甜独蒜头等。

代表美食

主食类
蔡林记热干面
    作为中国最有名的面食,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它便宜实惠,花上4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
    传统的武汉热干面,要数蔡林记热干面最为正宗,掸的面软绵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劲,既不沾牙也不夹生坚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酱滑爽而不缠,香气扑鼻。面条里面没有任何汤水,被烫过以后,就着热劲完全膨胀开来,还把酱完全吸了进去。涨开的热干面放在嘴里的感觉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酱里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掺在酱里,特别诱人。三两口,没什么感觉一碗面就进到肚子里了。
王氏馄饨
     王氏馄饨有两大类:猪肉和牛肉两种,猪肉以纯前夹肉为原料,牛肉则采用纯黄牛肉为原料。 馄饨用猪骨头熬汤,主要配料有:味精、胡椒、食盐、榨菜、紫菜,汤鲜馅嫩,馄饨饱满,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老谦记炒豆丝
     老谦记始创于1918年,原址设于武昌青龙巷。主要特色产品牛枯肉炒豆丝曾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赞扬,并与1996年参加了全国技术表演大会。2005年至今荣获了“江城名点”“特色小吃展销会金奖”“户部巷十大特色小吃”等荣誉称号。其特色在于色泽黄亮,味道鲜美,酥香爽口。

江城铁板炒饭

    江城铁板炒饭继承了扬州炒饭的特色,再加以创新而成。用鸡蛋、火腿、玉米、青豆、香菇、牛肉等制成的江城铁板炒饭,饭香,颗粒饱满,色泽鲜美,香飘四溢,油多而不腻,是适合大众的汉味特色食品。
创新品种中式鲜味汉堡
    本品选用鸡蛋、瘦肉、土豆为主要原料,精心烹制而成,其味道独特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中式鲜味汉堡是本店独自创造产品,色泽金黄,其味道咸鲜爽口,独一无二,是适合各类人群的特色小吃。
油炸点心类
谢家面窝
    面窝是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它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和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
    谢家面窝外酥内软,成品呈金黄色,面窝首先选用上好大米,大豆,糯米,面窝里面夹三条糍粑,吃来非常爽口。
小汪糯米包油条
油条
    其实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传统食品,但这里的油条与众不同,其独到特点是色泽赤金黄,30余厘米长,立起不弯,松酥泡脆,爽口喷香。
如再将油条折断成三到四节,从锅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摊到板布上搞平,撒上少许芝麻及白糖,再将折断的油条放到糯米上用力卷,内有油条外包糯米团,再撒点白糖,要上一碗清米酒或牛奶、豆浆,吃起来十分惬意,别有一番情意。
    小汪糯米包油条乃武汉一传统美食,选用优质糯米、芝麻、花生、核桃粉等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内是香酥的油条,外为洁白柔软可口的糯米,辅以芝麻、花生、核桃粉等,香味四溢,似一团雪白的珍珠,在传统单一甜味的基础上,应食客们的要求又推出咸味、酸辣味、肉松味,咸甜味等多种口味,颇受消费者青睐。
欢喜坨
    是一种硕大无朋的空心麻元。优质的欢喜坨,有撒了黑芝麻的油衣,酥脆却一点也不油腻,内层软香的糯米包裹着甜甜的豆沙馅,让人吃了,感觉很好,真的很“欢喜”。
叶老瘪黄牛肉饼
    黄牛肉饼是由老武汉传统的葱油饼演变而来。本店叶老瘪采用真材实料,将大量优质的黄牛肉夹在饼中,而且面皮也经潜心研究,将传统的死面一改再改,改为由油酥面水酥面半发酵精制而成。其色香诱人.口感独特。 其肉馅是采用上好的黄牛后腿肉(牛淋),经过剔筋去油,然后用啤酒香料独特秘方腌制而成,最后绞馅。其肉馅特点:鲜.香.嫩。其外皮色金黄.皮酥脆.口感独特。面团有些稀,便于筷子绞起。其特点:内松,象面发糕象面包;外皮香脆,色金黄。
彭氏糯米鸡
    本品是汉味传统小吃,有自家独特配方,纯手工制作。以糯米为原料,加入特质馅料,经油炸而成。吃起来外酥内软,不油不腻,鲜香可口,风味独特。彭氏油炸系类还有油炸藕面窝、脆皮春卷、椒盐糍粑、苕面窝等,品种多样,任君选择。
户部巷三鲜豆皮
    豆皮也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早年间老武汉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而如今早已成为寻常早点。
户部巷的三鲜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其馅中可是有真正的三鲜:鲜肉、鲜蛋、鲜虾。让你闻了就想吃,吃了还想吃。终于把煎制精细、油光闪亮的豆皮吃到口了,爽口、肉软,油重而不腻。

亚俐油香

    油香是汉味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本品以面粉为原料,用开水将面烫熟,在案板上揉好后摊成碗口大小的圆饼,包入用芝麻、核桃、花生磨成粉的馅,然后放在锅内用香油炸熟。成品特点是色泽金黄,皮焦酥脆,内软爽口,芬芳香甜,具有风味。
大丫瓢煎包
    煎包的制作始于清光绪年间,原为百年老包。水煎包发面,泡松柔软,亦具弹性,水煎包的底部一半是绵软,一半是焦脆,底更是焦香,它在满足食者的品味之后,再度提供焦脆柔甜及素常喜欢的爽心的咀嚼齿感。成品呈菊花瓣形状,金黄色,食之馅鲜嫩,皮香软,不腻,可口。 
汤饮类
张记豆腐脑
    正宗张记豆腐脑,历史悠久,祖传三代,户部巷第一家,采用优质黄豆秘制而成,纯绿色食品,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具有清火美容之功效,在2004年户部巷小吃擂台赛上获得奖牌,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徐嫂子糊汤粉
    糊汤粉是一种用鱼骨熬成的汤加上劲道的米粉,不同于任何其他米粉,它非常的浓稠,并且加有足量的胡椒。 油条和糊汤粉是早点不错的搭配选择。米粉的弹性,油条的清脆,糊粉汤的浓鲜,搭配起来,让人有畅快淋漓,欲罢不能之感。
    一间不大的小门点里,挤满津津有味吃糊汤粉的人。雪白的纸碗端上来,原料:微稠的糊汤、洁白的米粉、撒在上层的是绿的葱花红的辣萝卜;细长的米粉嚼起来有劲,浓浓的糊汁透出阵阵鱼的清淡鲜美,还有必不可少的胡椒的清冽辛辣;连吃法也同老武汉一样:一碗糊汤粉外加一根黄灿灿的油条。慢慢品尝着这熟悉的汉味小吃,仿佛糊汤粉独特的鲜味从遥远的天边悠悠荡来。
莫看这糊汤粉好吃,做起来麻烦得很。听说,卖糊汤粉的徐嫂凌晨4点钟起床,买回最新鲜的小喜头鱼,再一个个地剖开放进锅里熬制成糊。熬糊也蛮有讲究,放少了鱼,汤汁的鲜味就不够;鱼放多了,又有腥味。可徐嫂的粉,汤货真价实,熬到鱼肉都溶解在汤里了,甚至连鱼骨都快煨化了,特别是这里的胡椒,让我吃时够味、过瘾,二根油条,沾着汤汁一起下肚,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天麻乳鸽汤
     以乳鸽炖汤, 配料以沙参、白芷、红枣、枸杞、莲子为主,加以食盐等香料,成品口感香好,肉嫩汤浓,油而不腻。常吃有强神益气,祛寒补脑之功效,天麻更有治头痛眩晕的功能。
万氏米酒
    万氏米酒店仅10平方米,据说小店一天能卖米酒300多碗,耗掉鲜蛋10多斤,这还不包括可打包封口的豆浆,和微波炉内鲜热的牛奶。
万氏米酒都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传统的发酵剂,喝起来,醇香甜润而不酸涩。特别是这里用来泡米酒的蛋,全是个小味正的土鸡蛋,当场叩破鸡蛋,冲成蛋花米酒,黄白相同,甜润可口,或再吃个“欢喜坨”(芝麻糯米圆球),其感觉也另有一番奇妙的滋味。
    这里米酒冲蛋,只要一元钱一碗,用万氏夫妇的话来说,真是薄利多销、好吃不贵!
烧烤类
小张烤鱼
小张烤鱼
    小张烤鱼是现杀木炭现烤新鲜活鱼的武汉特色菜品,小张烤鱼品种有烤草鱼、烤鲶鱼、烤财鱼、烤鲫鱼、烤土鲢鱼、烤桂鱼等。该系列产品均采用新鲜活鱼制作,外焦内嫩,再配以独创秘方,煮之,满鼻盈香、沁人心脾、回味悠长。与之配套还有烤羊排、烤全鸡等系列产品。自一九九八年该产品问世以来,得到民众和官方肯定,并保持特色餐饮类市场领先地位,先后获得“中国名店”、“中国名菜”、“江城名菜”和“特色示范单位”等诸多荣誉。
风味烤鸟蛋
    风味烤鸟蛋制作时先将鹌鹑蛋打入烤鸟蛋机上面五个一排的凹槽内,撒上密制配料,再放上一根竹签,然后在另五个凹槽内放入用密制香料调出的肉泥或虾仁,等鹌鹑蛋爆烤熟之时,手握竹签尾端取出盖在放有肉泥的凹槽上,最后将成品“爆喜鸟”取出, 刷上美味特制酱料,咬一口,外层酥香不腻,内里嫩滑鲜香,口嚼美汁四溢,麻中带鲜,香入肺腑。
蒸煮类
翡翠烧梅
    淮扬细点的著名品种,已有近百年历史,选用时令青菜加以白糖、熟猪油制作而成,成菊花形,颈口馅心微露,皮薄似纸,馅心碧绿,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润清香,有补气养生之功效。
李桃烧麦
       李桃烧麦既传承了传统制作工艺,又符合了现代人的口味,选用精面粉、精瘦肉、冬菇、糯米等原料,吸取众家之长,全部采用手工制作,皮薄而不破,馅饱满,油而不腻,吃起来回味悠长。今楚汤包
    今楚汤包店创建于2002年,位于号称汉味早点第一巷——户部巷内。它吸取了扬州、镇江、上海汤包之精华,结合汉味特点,参考西点合理的内核,研制成具有独特风味的汤包,故名为"今楚汤包",“今”表示与传统汤包有别,且有不断创新之意。
今楚汤包是用财鱼老鸭汤等冷冻后与皮冻混合碾碎,拌以肉馅等。经过数道工序加工成皮,蒸制而成。其特点是皮薄、汤多、馅大、味鲜美、醇厚、不腻、味长。我店首创的西红柿汤包其味既鲜美醇厚,又有美容养颜之功效。2003年第五届武汉美食节,今楚汤包被评为“江城名点”,电视、电台、报刊曾多次报道。
熊记汽水包
    熊记汽水包的历史已有半个多世纪,属祖传手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改进和创新,现有粉条馅和糯米馅两个品种粉条馅 “咸辣适中”,“很有嚼头”;糯米馅的“软软糯糯”。用水汽熟的成品,底金黄香脆,面白柔软,让人有百吃不厌的感觉。

卤味类

大丫瓢腊鸭焖藕

    腊鸭焖藕属于湖北武汉传统食品,进了腊月,江城人家的阳台上蔚为壮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挂上几串鸡鸭鱼肉,不管是腊鸡还是腊鸭,用热水冲洗掉浮尘,剁成块置锅里,拍两块生姜,焖炒五到十分钟,再倒入大量水,煮开,稍加料酒和盐,加入老藕块,小火焖上几个小时,最后加入胡椒粉和香葱起锅,香飘四溢,营养丰富。

    婆婆卤味经多年秘制配方,风味独特,品种多样。荤有鸡翅,鸡腿,猪蹄;素有海带,豆皮,藕,干子等。本店在汉独家经营,是汉味小吃之一,特别是卤藕,香辣鲜脆,吃起来开始是香辣,而且后劲十足,越辣越想吃,越想吃越辣,让人欲罢不能。

文化推广

汉味早点第一巷
户部巷
    武汉人将吃早餐称之为过早,挺有意思,中国人似乎只有遇到特别隆重的事情时才会使用“过”这一字,譬如:过年、过节。不过一顿早餐,在其他城市,尤其是快节奏的深圳、北京等地,通常都是敷衍了事的,有时甚至忽略,而在武汉却变成了一个庄重的存在。听讲“过早”这一说法来自于清代的一首诗作《汉口竹子枝词》。“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吞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渗元子滚鸡汤。” 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中就曾经有过记载,“过”有食、咽的意思,如“过饭下酒”,《水浒》中也有“过午”之说,意为吃中饭。所以《汉口竹子枝词》中就有了“三天过早异平常”的说法,而诗词的后两句更是直白地描述了武汉的一些特色早餐。在武汉以特色小吃、早餐而闻名的非户部巷莫属,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
相关音乐作品
    这首《过早歌》 之户部巷篇,描述的是武汉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过早文化”,展示了全国知名的汉味小吃天下第一巷“户部巷”的繁荣景象。由日本音乐家马饲野康二作曲,陈星宇作词。日本语版本是日本关西地区特色名曲《関风ファイティング/关风Fighting》。《长江日报》于2012年7月在城市版有结合武汉的小吃文化特点介绍这首歌曲。
更多图片